我們已經知道傳感器在眾多領域中廣泛使用,比如說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技術、交通運輸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感器將會在各個領域中有著出色的表現,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傳感器將會隨著材料科學、納米技術等前沿技術突破和發展需求。四大領域將會成為傳感器技術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傳感器在四大領域中的應用,看看其未來發展的趨勢。
一、穿戴式應用
據美國ABI調查公司預測,2017年可穿戴式傳感器的數量將會達到1.6億。以谷歌眼鏡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是最受關注的硬件創新。谷歌眼鏡內置多達10余種的傳感器,包括陀螺儀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磁力傳感器、線性加速傳感器等,實現了一些傳統終端無法實現的功能,如使用者僅需眨一眨眼睛就可完成拍照。當前,可穿戴設備的應用領域正從外置的手表、眼鏡、鞋子等向更廣闊的領域擴展,如電子肌膚等。日前,東京大學已開發出一種可以貼在肌膚上的柔性可穿戴式傳感器。該傳感器為薄膜狀,單位面積重量只有3g/m2,是普通紙張的1/27左右,厚度也只有2微米。
二、無人駕駛
美國IHS公司指出,推進無人駕駛發展的傳感器技術應用正在加快突破。在該領域,谷歌公司的無人駕駛車輛項目開發取得了重要成果,通過車內安裝的照相機、雷達傳感器和激光測距儀,以每秒20次的間隔,生成汽車周邊區域的實時路況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軟件進行分析,預測相關路況未來動向,同時結合谷歌地圖來進行道路導航。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內華達、佛羅里達和加利福尼亞州獲得上路行使權。奧迪、奔馳、寶馬和福特等全球汽車巨頭均已展開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有的車型已接近量產。
三、醫護和健康監測
國內外眾多醫療研究機構,包括國際著名的醫療行業巨頭在傳感器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如羅姆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種使用近紅外光(NIR)的圖像傳感器,其原理是照射近紅外光LED后,使用專用攝像元件拍攝反射光,通過改變近紅外光的波長獲取圖像,然后通過圖像處理使血管等更加鮮明地呈現出來。一些研究機構在能夠嵌入或吞入體內的材料制造傳感器方面已取得進展。如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正在開發具備壓力傳感器和無線通信電路等的體內嵌入式傳感器,該器件由導電金屬和絕緣薄膜構成,能夠根據構成的共振電路的頻率變化檢測出壓力的變化,發揮完作用之后就會溶解于體液中。
四、工業控制
2012年,GE公司在《工業互聯網:突破智慧與機器的界限》報告中提出,通過智能傳感器將人機連接,并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學的限制,并將改變世界的運行方式。報告同時指出,美國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各行業可實現1%的效率提升,15年內能源行業將節省1%的燃料(約660億美元)。2013年1月,GE在紐約一家電池生產企業共安裝了1萬多個傳感器,用于監測生產時的溫度、能源消耗和氣壓等數據,而工廠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iPad獲取這些數據,從而對生產進行監督。
LVDT位移傳感器產品如何選擇?價格高的有必要考慮嗎?
力傳感器和稱重傳感器有什么樣的區別
多軸力傳感器:具有科技感而且比較準確的測量儀器
400-026-8278
專業技術咨詢
全方位產品解讀選型
成熟解決方案
成功客戶案例分享
友情鏈接: 粗糙度儀 LED格柵燈 尼龍扎帶 藝術水泥圍欄 廣州辦公家具 led全彩發光字 電動游覽車 冷卻塔填料 辦公屏風 鐵盒 建筑模型公司 注吹一體機 柯美6501 工業氣囊
鋁格柵吊頂